岳陽樓景區(qū)人潮涌動。
□唐京輝
剛剛過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湖南文旅市場熱度空前高漲。長沙南站假期首日發(fā)送旅客超23萬人次,橘子洲、南岳衡山等熱門景點持續(xù)“爆滿”,張家界武陵源景區(qū)連續(xù)四天接待入境游客破萬人……亮眼的消費數據、多元的文旅場景以及暖心的服務保障,展現(xiàn)出湖南文旅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的蓬勃氣象。
這份“熱”,體現(xiàn)在實打實的亮眼數據里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湖南各地策劃推出的演唱會、音樂節(jié)、文博展覽、非遺體驗、沉浸夜游等文旅活動1800余項,為游客打造了豐富多樣的假期游玩“菜單”,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出游需求。長沙“恰同學少年”廣場成為青年打卡勝地、文創(chuàng)產品《沁園春?長沙》冰淇淋備受追捧、韶山紅色研學活動持續(xù)升溫……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蘊,成為文旅產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的強勁引擎,吸引著更多游客踏上這片熱土。假期期間,湖南累計接待游客2732.03萬人次,同比增長47.72%,接待游客總花費231.99億元,同比增長56.6%。文旅消費的火爆態(tài)勢,不僅彰顯了湖南經濟的強大韌性,更反映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。
這份“熱”,也凸顯在推陳出新的文旅體驗中。湖南深諳文旅融合之道,以創(chuàng)新為筆、文化為墨,在傳統(tǒng)山水人文的基底上,勾勒出充滿時代氣息的全新圖景。醴陵“萬人粉宴”百灶齊燃,將嗦粉的市井煙火與千年瓷都的國潮魅力交織,同時,游客還能在“撿瓷”互動與博物館探秘中觸摸歷史文脈;南岳“時光之城?1944”運用實景演出與前沿科技,帶領游客“穿越”回20世紀40年代的衡陽,沉浸式感受那段歲月的民俗風情與歷史韻味;瀏陽天空劇場的“焰遇瀏陽河·煙花星球奇幻夜”煙花秀,將傳統(tǒng)煙花與現(xiàn)代光影技術完美融合,將璀璨星河“搬”到游客眼前。這些推陳出新的文旅場景,打破了“千城一面”的桎梏,以差異化、沉浸式、高品質的體驗,讓三湘大地成為常游常新的熱門目的地。
這份“熱”,更凝聚在細致入微的服務保障中。面對“五一”假期客流高峰,湖南多地提前部署,以更懂游客、更暖人心的服務舉措,讓每一名游客乘興而來,滿意而歸。湖南博物院延長開放時間、增加預約名額,讓游客盡享文化之旅;長沙推出“行李隨手寄”服務,讓游客輕裝上陣;岳陽城區(qū)機關事業(yè)單位免費對外開放停車場,盡顯城市溫情。文旅、應急、公安等部門加強聯(lián)動,全力保障游客權益。同時,交通部門優(yōu)化出行方案,如長沙南站加開近500趟高鐵,長沙、衡陽等地延長公共交通運營時間,確保游客出行暢通無阻。這些接地氣、有溫度的服務,不僅為“五一”假期的文旅熱潮保駕護航,更讓湖南文旅在持續(xù)深耕中實現(xiàn)“流量”與“留量”的雙收。
湖南文旅的精彩綻放,是消費熱力與人文積淀的雙向賦能,更是歷史文脈與時代脈搏的同頻共振。當市井煙火與文化雅韻交織,當創(chuàng)新活力與貼心服務并行,“錦繡瀟湘”這張文旅名片將愈發(fā)璀璨奪目,湖湘之旅將更加令人“心之所向”。
(好評中國系列評論欄目由中國互聯(lián)網發(fā)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)